欢迎光临普宁市广惠白蚁防治有限公司
服务热线
全国客服热线:

13822928345

新闻中心

白蚁及其名字是从哪由来的...

蚁,本作“螘”,或作“蛾”。名称含“蚁”的物种很多,白蚁是对森林、建筑物、河堤等危害最大的一种。


古无“白蚁”之名,但古人早就识知并采取了种种防范措施。柱无础则易生白蚁。因此,柱下加础,即柱下垫石墩,是古人防白蚁的重要措施。


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柱下傅舄。”“舄”是础之称,谓柱下加础。稍迟于半坡的陕县庙底沟遗址,已发现在房屋四个柱洞下用扁平的砾石作础。河南安阳商代遗址,很多宫室基址上残留着直线等距的石柱础。


墨子


这个设施的奥秘到宋罗愿《尔雅翼·释虫》才被揭示出来:“螱,飞蚁,蚁之有翅者,盖柱中白螘(即白蚁)之所化也。白蚁状如蚁卵,凡斩木不以时。木未及燥而作室,或柱础去地不高,则是物生其中,以泥为房,诘曲而上。往往变化生羽。遇天晏湿,群队而出,飞亦不能高,寻则脱翼,藉藉在地而死矣。”


至元代戴侗 《六书故》,“蚁”字注释中已能分出白蚁、玄蚁、虎蚁、蛆蚁、臭蚁等。


虽然上引宋代的文献中有了 “白蚁”之称,但宋以后的一般文献中,白蚁还是多称“蚁”。


明徐光启《农政全书·农事·论杂虫》:“春暮暴暖,屋木中出飞蚁,主风雨。”


明潘季训《河防一览·给事中尹瑾条陈善后事宜疏》:“江河一决,澎湃难支。始而蚁穴,继而滥觞,终必至于滔天而莫可收拾。崔镇黄浦之覆辙可鉴也:崔镇黄浦当初决之时,特数十人捧土之力耳。”这里对白蚁危害河堤情况的描述比其他历史记载更为具体。


白蚁还称“蝼”,或“蝼蚁”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天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“突”,烟囱。



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也有类似的话。而《吕氏春秋·慎小》说:“巨防容蝼,而漂色杀人,突泄一熛,而焚宫烧积。”“防”,河堤;“突”,灶的烟囱;“熛”,飞扬的火星。“蝼”,一般指蝼蛄,但自秦汉以来,记河堤因蚁而溃决上千百次,却一无蝼蛄为害之例。这“蝼”即指蚁,指蚁毁坏河堤,以至溃决后冲毁整个城市并淹死很多人。


栏目导航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普宁市广惠白蚁防治有限公司

联系人:陈经理

手机:13822928345

固话:0663-2234831

公司地址: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南山村
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